沧州环保督查再加压 钢厂顶风增产之风将被遏制
返回列表来源:
佛山市永骏隆不锈钢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9-09-07 09:04:12
点击:2529
环保督查再加压 钢厂顶风增产之风将被遏制
作为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的钢铁工业,去产能难度远大于煤炭行业。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推进,打击地条钢、遏制复产之风工作开始强力推进。
环保约束之下
上周,全国
高炉开工率大幅下降。江苏、山东、四川、湖北环保督查及中频炉关停检查力度空前。河南地区10月下旬发布冬季错峰生产措施,钢企11月中旬开始进入检修或焖炉,本周部分高炉检修结束和停止焖炉后复产。
机构调研显示,243家样
本钢铁企业913座高炉中,统计新增高炉检修25座,新增复产高炉6座。高炉个数开工率为77.66%,较之前一周下降2.08%。
不过虽然环保督查正在从另一个维度加快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节奏,但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我的钢铁网”据全国70家中频炉钢厂调研预估,2015年全国中频炉钢厂
粗钢产能约1.1-1.2亿吨,今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
“我的钢铁网”统计显示,作为产钢大省,目前江苏省粗钢产能约为1.5亿吨,其中中频炉产能4000万吨左右,占江苏省整个粗钢产能的27%,而且相关产能都集中在
建筑钢材。而从实际产量来看,目前江苏省全部中频炉日均建筑钢材产量约占江苏省建筑钢材日均产量的25%-30%的水平。
根据全国钢铁短流程冶炼工艺产能利用率34.78%测算,江苏省中频炉产量约1391万吨,占2015年全省粗钢产量的比重约12.65%,因此,预计本次拆除中频炉事件对江苏省钢材
供给端影响相对有限。
虽然影响有限,但是拆除中频炉本身就是符合整治钢铁行业生产乱现象的重要步骤之一。按照《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要求,未来必须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
所谓“地条钢”是指以
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由于之前中频炉生产的钢材无法达标,会导致安全隐患,以及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中频炉曾经受到一定的挤压。但随着钢铁国家标准的严格执行,近几年中频炉炼钢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和企业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分不开,同时企业也从原料采购把关,多使用纯净刨花、工业下脚料、纯净
钢筋头作为其炼钢原料,以保证其钢水的纯净度,并且在生产、轧钢过程中都有相关的测试。
之所以强令拆除中频炉,是因为这种设备生产的钢材质量整体偏低,大部分产品多以建筑钢材为主,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前被曝光的江苏徐州部分小钢厂生产的“地条钢”即由中频炉生产而成。
上海钢联分析师沈一冰认为,短期内,依靠北方环保限产、华东华中地区打击“地条钢”生产企业,钢市供需有所改善,钢价尚有一定支撑。
去产能并不等于去产量
今年在经过去产能之后,落后的产能及设备逐渐肃清,但国内的产量依旧居于高位。曾经创办上海钢联的钢银电商董事长朱军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全产业链属性使得去产能并不等同于去产量,这与煤炭行业这一资源型行业有着很大差异的地方。
钢铁行业上承煤炭、电力,下接地产、基建与汽车,承上启下,是整个宏观经济产业链中的代表性环节。
钢铁行业原本去产能的量相对于既有产能本就不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出现不断打折扣的情况。例如,地方政府去化事实上早已关停的产能(在年初产能认定时就存在类似问题)、只去除整个生产线上的某个步骤,并没有完全拔除生产线,导致不同企业之前进行半成品贸易、产能去化量打折扣等。因此,去产能指标的完成对于控制粗钢产量的实际作用其实未必显著。
而从今年钢铁行业的表现来看,今年屡屡出现“产能越去、产量越多、价格齐飞”以及“左手限产、右手限价”等现象,其背后是对市场早已自发调整事实的轻视,以及对“有形之手”的过度推崇。
钢铁研究总院工程用钢所副所长苏航表示,中国钢铁行业产能失控是市场
需求和地方政府行为共同促成的,因此需要行政和市场同时作用。而朱军红也表示,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推进不能行政一刀切,需要更多的市场化运作。
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推进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来平衡。从供给来看,政府在进行限产干预之前似乎轻视了市场已经自发进入了
库存调整阶段。早在2014年,由于钢铁行业总体经营状况的恶化,各家钢厂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库存量。以方大萍钢为例,为了降本增效,抵御行业寒冬,该公司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萍钢的库存量始终维持在低位。而这也得到了朱军红的印证。但“有形之手”的介入却加剧了市场调整速度。
而从需求来看,政府在去产能的同时还必须兼顾需求刺激。然而,需求刺激可能打断市场自发的去产能去库存进程,扰乱市场信号,以至于出现价格强烈反弹、产量不减反增等现象。